一见如故不见得是两个人的看法无比契合

一见如故不见得是两个人的看法无比契合 ,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 , 往往更多是互相迎合的产物 。 为了打破第一次见面尴尬 , 也为了显示自己的温和热情 。
有些人太相信第一次见面的“一见如故”的错觉 , 默认和你交谈的那个人已经与你成为朋友 , 但相处第二面第三面更多面……你们距离知心相交还远得很呢 , 面对这样的状况 , 就很容易在对方表现出与你不熟 , 不赞同你 , 不支持你的时候感受到欺骗的感觉;
【一见如故不见得是两个人的看法无比契合】而有些人不相信第一面的“一见如故” , 对对方的热情表达冷处理 , 就会打击对方试图与你交流的积极性 , 让人误以为冷淡 , 高傲;
有些人知道第一面的“一见如故”的水分 , 又不忍心打击对方 , 努力表现出相同的热情 , 结果分开之后心累 , 因为你知道你今天在努力客套 , 而不是找到了契合的朋友 。 如果两个人都知道其中的水分 , 再相遇 , 除非你们再次打起精神 , 将客套维持在第一面的水准 , 不然都是尴尬 。
根据我的经验 , 和一个人长久舒服地相处往往不是第一面决定的 , 除非两个人都在第一面时就表现的是最根本 , 最常态化的自己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相处得不尴尬就算很好了 。
一见如故不见得是两个人的看法无比契合
“一见如故”是很多初次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 , 意思是 , 虽然是初次见面 , 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 。 当然并不排除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 , 但这是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 , 只能说这彼此“一见如故”的人 , 上辈子有过约定或交往了 。 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 , 因为彼此可以省掉“试探”这个过程 , 而直接进到“交心”的层次 。
可是以人性丛林里的法则来看 , 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 , 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 , 我们常常会有“一见如故 , 相见恨晚”的感觉 , 其实是双方或某一方内心的防御系统被解码攻破了 。
在《闻香识女人》这部老电影里 , 男主角是一个因为意外失明的退伍中校 。 有一次 , 中校和他的临时助理查理坐上了前往纽约的飞机 , 期间一位空姐过来送饮料 。 中校接过饮料说了一句“谢谢 , 达芙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