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新生儿多大会笑,不正常婴儿眼神图片


宝宝一般多大开始会哈哈大笑?“宝宝越早会笑越聪明” , 这句话确实是有一定概率 , 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 但不代表笑得早的宝宝就一定比笑得晚的宝宝都聪明 , 毕竟一个宝宝聪明与否是经过漫长的成长教育和周围环境所培养出来的 。
但需要家长了解的是:宝宝的笑是对自己大脑的发育是一次良性刺激 , 因此 , 如果宝宝笑得早、也爱笑 , 那宝宝一般是比较聪明的 。
我们来看下“宝宝的笑”是怎样的一个发育过程 。

其实 , 宝宝并不是一生下就会像成人一样 , 很开心的笑 。 从新生儿到逐渐长大的小婴儿 , 笑也有个过程 , 从“自发性的微笑”到“有意识的逗笑” , 再到“笑出声来” , 是个逐渐发育的过程 , 具体如下 。
1. 月子里(出生后到1个月)
其实 , 不少家长应该在宝宝出生后 , 带宝宝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新生儿宝宝在生后几天内 , 就有可能会出现「自发性」的微笑 , 也就是宝宝在睡着后会经常自己微笑 。
那家里的老人看到宝宝微笑就会说这个宝宝很聪明 , 还没满月就知道对大人微笑了 。 但其实 , 这是宝宝自发性的笑 , 这种笑不需要妈妈的刺激就会不定时出现 , 是宝宝在睡眠中、吃饱了、精神状态好、睡醒后等出现的一种满足的自发微笑 。
2. 出生后1-2个月
宝宝出现「有意识」的笑 , 一般是在1-2个月的时候 。
如果这个时候 , 家长若是引逗宝宝 , 宝宝会出现有意识的微笑 , 还会表现得非常高兴 , 并能够发出“咿呀”的声音 , 表现出天真快乐的反应 。
3. 出生后3个月
到了出生3个月左右 , 宝宝就可以笑出声来了 。
此时家长去逗宝宝玩 , 宝宝不光能笑 , 还能够一边笑一边发出咯咯笑的声音;而且这个月龄的宝宝 , 还会和妈妈互动了 , 当妈妈逗他们玩的时候 , 宝宝的嘴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声音来回应妈妈 , 就好像在跟妈妈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一样 。
4. 出生后7-8个月
到了这个月龄 , 宝宝就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笑了 , 因为他们已经能够区分亲人和陌生人 , 看到经常出现在身边的亲人就会高兴的笑 , 如果是陌生人来逗他们的话 , 有的宝宝会哈哈大笑 , 有的宝宝就是礼貌性的微笑 , 而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又会是愉快的微笑 。
出生后2个月的宝宝 , 妈妈们如何做好“逗笑” , 促进宝宝发育

1. 妈妈正确逗引宝宝 。
故意逗引 。 到了2个月左右 , 妈妈们看到宝宝笑了 , 可以用拨浪鼓或者其他玩具再次引逗宝宝发笑 , 宝宝笑得越早、越频繁 , 快乐的情绪就越多 , 那这样是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 。
日常照顾多互动 。 除勒“故意逗引”外 , 平时妈妈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如喂奶、换尿不湿、穿脱衣服、哄睡等) , 也要经常对宝宝微笑、陪宝宝聊天说话等 , 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 这样宝宝就喜欢看妈妈的脸、喜欢妈妈的声音 , 喜欢和妈妈互动 , 而且会开心得手舞足蹈 , 这样也是有利于大动作发育和心理健康发育的 。
帮宝宝养成爱笑的习惯 。 从小宝宝养成“爱笑”的习惯 , 对以后的“性格塑造”也有好处 , 可以让宝宝将来更自信、更乐观、自制力也会比较强 。
把“笑”当成一种运动方式 。 还有 , 就是“笑”也可以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 尤其是不经常出门、不爱动的宝宝 , 可以让宝宝更健康的成长 。
2. 家长要多把开心、乐观的良好情绪 , 多展现给宝宝 。

除了多逗引宝宝多笑之外 , 平时家长面对宝宝的态度也很重要 , 面对宝宝的时候 , 要尽量是开心、乐观、轻松的状态 , 避免把不好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或行为上 , 让宝宝感觉到爸爸妈妈的“不开心” , 进而影响宝宝的“微笑发育” , 导致宝宝的笑声延迟 , 这也不利于大脑神经发育 。

推荐阅读